半年亏损1000万后他如何用一次性桶装水撕开千亿赛道丨创业者De故事
在桶装水行业被巨头与本土品牌割据的红海中,好一桶创始人陈扬凭借对健康饮水的笃定,从鲜奶业务毅然转型,以 “大桶水到家+一次性空桶” 的差异化定位,避开与全国水企、资本及本土水企的直接竞争。历经初期免费送水的千万亏损阵痛,他通过供应链优化、高效配送体系与服务升维破局,并拥抱AI布局未来,走出了一条从区域微型企业向全国品牌迈进的独特创业路。
创始人陈扬的创业契机,源自对健康饮水的深刻洞察。高一时期读到的一篇关于水污染导致癌症高发的报道,在他心中埋下了水与健康关联的种子。二十余年食品行业的从业经历,更让他坚信 “水比鲜奶更重要” 的理念。2018年,他毅然将原本经营的鲜奶到家业务转型为 “天然山泉到家”,笃定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。
面对农夫山泉、怡宝等行业巨头占据80%以上市场份额的局面,陈扬没有选择正面竞争,而是精准定位:只做大桶水(12 升以上规格)、空桶不回收、聚焦家庭客户。这一战略决策,让好一桶从诞生之初就避开了与传统水企的直接对抗。
农夫山泉、怡宝等巨头依赖经销商网络的零售模式,而好一桶选择 “自营送水队伍 + 专用送水工具” 的到家配送模式。这种基因差异决定了巨头无法切入家庭刚需市场——12升以上的大桶水配送需要专业团队,而顺丰等第三方物流根本无法承接。
当资本试图通过京东到家、朴朴等平台复制模式时,好一桶早已预判其短板:全品类配送平台只能处理5升以下的零售型产品,而12升以上的家庭刚需产品必须依赖专职送水队伍。这种错位让资本即使砸钱也难以撼动其市场根基。
传统桶装水企业普遍使用可回收循环桶,聚焦商业客户。好一桶则反其道而行之:采用食品级PET材质的一次性桶,彻底解决交叉污染隐患,并将家庭用户作为核心目标。这种差异化策略,让其在区域市场中形成独特壁垒。
创业初期,好一桶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试错。2019年,为快速打开市场,团队在福州各小区免费赠送了二三十万桶水,却遭遇 “零留存” 的尴尬。前半年投入的1000万元几乎打了水漂,甚至在除夕夜只剩创始人一人留守公司。但陈扬始终坚信商业模式的正确性:“我们做错了很多事,但唯一做对的就是企业定位和战略。” 这种笃定源于对行业本质的理解——桶装水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“运营系统”,而非短期营销。经过反思,团队摒弃了职业经理人思维的大手大脚,转而探索更精准的用户触达方式。
传统桶装水企业使用1元成本的循环桶,而好一桶的一次性桶成本高达 5 元以上。为平衡成本,陈扬在水源地周边直接建厂,实现 “采集-净化-灌装” 全流程一体化,既保证水质又降低运输成本。这种模式让其大桶水在15元售价下仍能保持合理利润,而农夫山泉同类产品成本反而更高。
自建送水团队看似重资产,实则构建了护城河。通过 “当日4点前下单当日达” 的服务承诺,以及台风天仍坚持配送的极致体验,好一桶在福州市场建立了口碑壁垒。送水师傅的平均收入位居行业前列,这种 “高收入 + 使命感” 的双重激励,让团队形成强大凝聚力。
面对数字化浪潮,陈扬展现出持续学习的敏锐。2024年加入混沌AI创新院学习后,他开始思考如何将 AI技术应用于送水场景:通过算法优化配送路线、利用大数据预测家庭用水周期、开发智能客服系统等。这种前瞻性布局,让好一桶在行业尚未普遍觉醒时就抢占先机。
“永远相信创业者,永远相信创新者。” 陈扬将混沌学园的这句话奉为圭臬。在他看来,AI不仅是工具,更是重构行业规则的钥匙。从送水师傅的收入管理到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,AI正在渗透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。
客服电话:400-12345-678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