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湖人称廖老师的个人主页
文章围绕互联网热点事件,探讨了自媒体与品牌公关、个人成长与专注的重要性,强调了在喧嚣中保持独立思考与专注的必要性。
文章讨论了王腾被辞退事件,指出岗位资产与个人资产的区别,强调个人影响力和粉丝资源的重要性,揭示35岁后职场差距。
打工人面临收入不稳定、就业环境差、跳槽无望等问题,压力大,生活透支严重。
廖老师剖析罗永浩“较真”行为,揭示“算了”背后的问题,呼吁规范预制菜,反思社会“忍让”心态。
廖老师分析王腾被辞退事件,揭示大厂职场中“光环”与真实能力的差距,强调打工人命运不由自己掌控。
小米高管王腾因泄密被辞退,引发热议,揭示其“侥幸心理”与合规制度的冲突。
烂工作和没工作,哪个更痛苦?网友高赞辣评揭示真相:就像吃米田共与喝西北风!
做得好,怕你抢他功劳;做的稍微有些问题,他也有吹毛求疵,总之,就各种恶心你,搞你心态,但偏偏每个月的绩效,又都还得他来打,所以那时心里特委屈,身体也累,还不敢请假,哪怕牙周炎也没来及及时去治疗,就各种上班买零…
职场成熟在于学会放弃证明,放下执念,以平和态度面对争议,避免无谓的争执。
副业赚钱趋势明显,自媒体内容创作成为热门,低门槛、易上手,助力普通人实现收入增长。
35岁打工人: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辞职或失业后不上班的人,虽然没工资,但时间久了却再也不想回去上班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
分享了职场中年危机、失业后自由生活的感悟,强调不上班的爽快与自由,呼吁打工人认清打工本质,主动选择人生。
本文讨论了年入百万的现实难度,强调需具备产品与客户,通过拆解收入公式,指出靠打工难以实现,需自主创业或打造个人产品。
下班后搞副业成趋势,靠身边人刺激改变,收入提升带来生活改善,躺平不再舒适。
35岁职场歧视现象引发热议,源于年龄限制政策及企业招聘中的年龄歧视,反映职场对中年员工的不公平对待。
社保新规禁止协商不交社保,引发对就业和企业成本的担忧,反映时代红利逐渐消退。
35岁后,在工位坐了10年,才搞懂的扎心真相:经验,是打工人身上最不值钱的东西
年龄焦虑源于对“时间贬值”的恐惧,智者用时间换资产,普通打工人用时间换薪水,认清价值与技能的归属,方能摆脱焦虑。
职场恶性循环导致裁员、降薪,打工人压力巨大,需降低预期,生存与奋斗并行。
阿里大厂12年高P被裁,房贷1200万:以前上班只是痛苦,现在没钱,是真要命!
离职后生活压力增大,收入与负债对比凸显,工作带来的快乐逐渐消逝,生活陷入无望与焦虑。
一个老师出身的互联网追梦人,和他的诗心、互联网江湖情、武侠梦、文字缘,用心构建的自留地、思想角、百花园;既身在江湖,何以被称为廖老师?请听廖老师说——长话短话,正话反说,野史戏说,乱象胡说,我们来自江湖,依然行走在江湖,并且重新定义江湖……
客服电话:400-12345-678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