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职场这个江湖里,咱常常能看到一些现象,会让人忍不住琢磨。就说那些特别合群的人吧,平时跟同事们打成一片,办公室里哪儿热闹哪儿有他们,团建聚餐从不缺席,跟大家关系那叫一个铁。可一到升职加薪的时候呢,他们往往就被晾在一边了,眼巴巴看着机会被别人抢走。这是为啥呢?真不是他们能力不行,说白了,就是缺了那种 “不可替代” 的底气。

  我有个朋友小李,在一家公司干了好几年了。他性格特别好,见谁都乐呵呵的,跟同事相处那叫一个融洽。平时同事找他帮忙,他从来都不拒绝,哪怕自己手头活儿挺多,也咬咬牙先帮别人。办公室里组织啥活动,他都是积极分子,忙前忙后的。按说这么一个 “老好人”,在公司里应该混得风生水起吧?可事实却不是这样。每次公司有晋升机会,他都轮不上。他自己也挺纳闷,找我倒苦水,说自己为公司、为同事付出这么多,咋就得不到认可呢?

  其实啊,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。在职场上,“合群” 有时候就像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和同事关系好,工作氛围融洽,沟通协作起来确实顺畅不少,能提高工作效率。可另一方面呢,太合群了,就容易让人迷失自己,忘了在职场里最关键的是什么 —— 创造价值,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。像小李,整天忙着帮同事,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完成得还行,但也就是普普通通,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。在领导眼里,他就是个能维持办公室和谐的 “润滑剂”,但不是那个能为公司开疆拓土、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物。

  咱再看看那些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、升职加薪不断的人,他们往往都有自己的 “撒手锏”。我认识一个做销售的朋友小张,这人性格其实有点内向,不太爱参加公司那些社交活动,跟同事们的关系也不像小李那么热络。但他有个厉害的地方,就是特别懂客户心理,销售技巧一流。公司里那些难啃的客户,到他手里总能被拿下。每次业绩考核,他都是名列前茅。所以,公司领导对他格外器重,有重要项目、晋升机会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。为啥呢?因为他在销售这个领域,有着不可替代的能力,公司离开他,可能就会损失一大笔业务。

  你说这公平吗?其实挺公平的。公司是要盈利的,领导在考虑晋升的时候,首先看的肯定是这个人能为公司带来多大价值。你光会跟人打成一片,可对公司业绩没啥实质性贡献,凭啥让你升职呢?那有人可能要问了,难道在职场就不能合群,就得做个独行侠吗?当然不是。我的意思是,合群可以,但不能把合群当成职场的全部,不能为了合群而牺牲自己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时间和精力。

  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,有个同事小王,他就把 “合群” 和 “提升自我” 这两者平衡得挺好。他平时也跟大家相处得不错,该参加的团队活动也参加,但他更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。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,考了好多行业内含金量很高的证书。在工作中,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,别人都抓耳挠腮,他却能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轻松解决。慢慢地,他在公司里就成了技术方面的权威,大家遇到问题都找他请教。领导对他也是赞赏有加,很快就给他升了职。

  所以啊,咱在职场混,得明白一个道理:要想升职,就得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。这不是说让你不合群,而是要在合群的同时,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、积累工作经验、培养独特的思维方式上。只有这样,当升职机会来敲门的时候,你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抓住它。那些只知道合群,却不注重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人,就算跟所有人关系都好,也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升职加薪,自己却一直在原地踏步。

  家人们,你们在职场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?是觉得合群更重要,还是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更关键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和经历,咱们一起聊聊职场那些事儿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